公考经验分享—欧洲学院2022届毕业生付同学

2022年12月27日   点击人次: 2060   

付同学

学历:硕士研究生

专业:法语笔译

毕业去向:北京市某镇街公务员

 

研究生期间获优秀生源一等奖学金、校一等奖学金一次、校二等奖学金一次、出版科普译著一本,曾任本科生二外法语教师。报名上海市考、天津市考,参加过国考、京考、军队文职等考试,最终京考笔试及综合成绩排名岗位第一,最先完成录取手续,顺利上岸入职。在此,我要感谢学校负责办理就业手续的各位老师和同学,他们在疫情封校期间积极帮助我完成了就业手续。

 

简要介绍一下个人的备考经验,不一定适用所有人,仅供有意向考公的学弟学妹参考:

一、考前:

1. 定好求职方向,及时关注考试公告。

个人研二暑假期间决定准备考公及教招,但因教招考试通常在毕业当年的暑假,时间较晚,所以打算先考公。在确定参加公考后,选定自己打算报考的考试,利用搜索工具,多渠道收集招考及备考信息。比如根据往年国、省考及其他招考考试考情,提前分析今年可报考试及上岸几率。可以理性选择关注公考相关的公众号、APP、公考博主(精简的几个即可,避免关注太多分散备考精力),了解岗位适配度、报名流程、进面比及笔面技巧等,如各省市的中公、粉笔公众号、粉笔上岸通(可查报录比)、公考雷达(可查报录比)、b站博主于洋讲面试(主要适用国考面试)、微博博主博远天合(主要适用京考)等。


2.了解考试科目,提前做好学习计划。

由于近两年国省考执法岗增多,除了行测和申论,很多岗位需要加考行政执法专业内容测试。大家在看考试公告时要留意岗位要求的考试科目,了解自己需要准备两门还是三门考试,第三门是笔试还是面试。

对于行测和申论的学习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
基础阶段:分模块全面学习,打好基础,及时补短板,错题要归因,以便后期复习提高。

提升阶段:刷题巩固,计时答题,题本可用粉笔5000题。合理安排刷题时间,刷题既要重数量也要重质量。稳定擅长部分的得分率,同时尽量压缩这部分的答题时间。

冲刺阶段:往年真题卷限时模拟,有精力再做预测卷。保证擅长部分不丢分,短板部分保基础分,进一步压缩做题时间。

对于行政执法考试,可以集中几天听网课,随后趁热打铁刷题巩固,错题保证不再错。

笔试阶段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报辅导班。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,行测还是申论,公考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会对时政新闻进行考察。对于国考,需要关注国内重点时政新闻,对于省考,则需要关注该省新闻。可以利用学习强国平台,关注半月谈公众号,日常听新闻联播(CCTV1CCTV13及打算报考省份的新闻节目),了解时政,积累素材。

  手机备忘录可以随时积累素材,无论是考试还是未来工作中都用得到。



3.遇到考试时间冲突或延期,理性选择,调整心态。

由于疫情和封控原因,去年上海和北京市考考试时间冲突,天津市考推迟。今年国考和几个省份的省考也推迟了。遇到类似情况需要理性选择,稳定心态,不要过度焦虑给自己施压,保持做题状态即可。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规律,因为面试通过后还需要体检,是否通过严格按照公务员体检标准(可以在网上搜到),所以备考期间大家还是尽量保持身体健康,避免在体检期间因感冒等原因影响检测指标从而影响录取。备考时间也不宜过长,自己当时准备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(备考时间仅供参考,具体请根据个人学习情况做好计划),避免因战线拖得过久消耗自己的心神和精力,导致真正考试时状态不佳。不做题的时候可以多和同学、考友聊聊天,缓解一下紧张情绪,还能拓宽求职途径,获取更多信息。

4.提前准备好报名材料、个人身份证件、准考证等,以免因个人小的失误耽误考试,错失机会。

 

二、考中:

保持良好心态,稳定发挥,避免失误。

 

三、考后:

好好休息,等待结果。

如果笔试通过,开心准备面试。未通过也不要灰心,看是否能调剂或者选择其他去向。

 

最后想说,哪有什么无心插柳,不过是努力之后的水到渠成。努力不一定成功,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。无论上岸与否,考公对个人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。向前走吧,也许目前远方的情况并不明朗,不过也不必担心,一直走下去,自然会有光风霁月之时。公考只是众多求职路径中的一条,上岸也并非人生终点。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积极尝试,勇于挑战,根据个人实际情况,抓住应届生的身份优势,多投简历多面试,找到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工作,圆满结束学生时代,开启职业新生活。